易經》中曾五次出現過一句話(也是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句話)即是:“自天祐之,吉無不利”。大意是做事符合客觀規律,老天保佑自然無往不利。在金融市場里,道理同樣適用,從3月底以來,鋼價的“美夢”被打破,源于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“恐懼”,情緒化主導+供需前景看淡+國際局勢的復雜引發整體商品的一波下挫,但,何時是盡頭?
那就讓我們也遵循規律找尋未來鋼價出現大漲的可能性究竟是什么?尤其是近期一些經濟學家,已開始喊出中國經濟進入新增長周期的口號。到底是短期刺激的結果還是新周期真的已經來臨?
合金鋼管短期反彈的基礎放水來襲?
從習特會到美國空襲敘利亞,再到特朗普發推特暗示解決朝鮮問題無需中國,中美之間任何一句官方發言都成為市場轉向的先決條件,本來在4月15日的美國財政部半年報中,對于中國匯率操縱國似乎已經拍板,諸多專家預計這將打壓大宗商品的價格,但就在今天凌晨特朗普的態度有了巨大改變。
他決定不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,這可能違背了他在競選期間的一項主要承諾,但在美國面臨一系列貿易和地緣政治擔憂之際,此舉為他贏得了在更緊迫問題上向中國施壓的政治資本。
巧合的是,北京時間凌晨3點特朗普不認定中國匯率操縱國,早上10點中國央行就“開閘放水”—今日在發放抵押補充貸款(PSL)的基礎上進行1,100億逆回購。當然這種邏輯未必是真,但官方的解釋為現在的基調是維持穩定,之前收的有點緊所以現在放一點出來,正常。
|